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桐乡冯水广陵散谱》
序:广陵散琴操,见晋书嵇叔夜传,叔夜东市临刑云,“悔不将此曲传袁孝己”。元耶律晋卿云,“此曲传自唐王遨”。是此曲之传皆在叔夜已死之后,是否果为原作,不可考。然后世言琴家恒思见此曲而不得,他谱存者不过数段,盖伪托也。惟臞仙神奇秘谱列於道卷都,据云传自隋宫,明郎仁保(瑛)七修续稿曾叙其事,而列其词句。晋卿亦有弹广陵散诗序,其词名略有不同处,或臞仙时传抄之误。晋卿称栖严老人於此曲最擅长,栖严苗姓,名秀实,金泰和时供奉也。据此二端,虽不敢断为原作,要亦隋唐间之谱矣。顷见嘉靖本明藩徽邸风宣玄品为撰刻琴谱、列是曲於卷五中,其词名及拍,皆与七修续稿相同。是必藩徽邸采诸臞仙者也。风宣谱世亦不易观,爰照原本重梓,以广其传,予非矜“广陵散”之奇,实欲存隋唐间之声调耳。今世所传琴谱至古为明刊宋谱,且不数见,更遑论隋唐!臞仙谱作於永乐,既云传自隋宫,当必有据。更证以晋卿之诗,至近亦唐宋谱也。处今之世,能得唐宋之声,不亦大可实贵哉?原谱或有可疑,缺落处以及词名之异同,特为逐条辩正。并将晋卿序七修续稿附录於后以次参考。
后记:嵇叔夜能作广陵散,史氏谓嵇叔夜宿华阳亭,夜中有鬼神授之。韩皋以为“扬州者,广陵故地,魏氏之季,毋丘俭辈皆都督扬州,为司马懿父子所杀。叔夜悲愤之怀,写之於琴,以名其曲、言魏之忠臣散殄於广陵也。盖避当时之祸,乃托於鬼神耳。”叔夜自云,“靳固其曲,不以传袁孝己。”唐乾符间待诏王遨,为季山甫鼓之。近代大定间汴梁留后完颜光禄者命士人张研一弹之,因请中议大夫张崇为谱序。崇备叙此事,渠云,“验於琴谱,有井里、别姊、辞卿、报义、取韩相、投剑之类,皆剌客聂政为严仲子剌杀韩相侠累之事,特无与扬州事相近者。意其叔夜以广陵散名曲,微示其意,而终畏晋祸。其叙其声,假聂之事为名耳。韩皋徒知托於鬼物以避难,而不知其序其声皆有所托也。”崇敬之论似是而非。余以为叔夜作此曲也,晋尚未受禅,慢商与宫同声,臣行君道,指司马懿父子权侔人主,以悟时君也。又序聂政之事以讥权臣之罪,不侠累,安得仗义之士以诛君侧之恶?有所激也。不然,则远引聂政之事,甚无谓也。泰也间,待诏张器之亦弹此曲,每至沈思、峻迹二篇缓弹之;节奏支离,未尽其善。独栖严老人混而为一,士大夫期其精妙。其子阑亦得栖严之遗意焉。
《琴操》:聂政剌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拨剑剌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撃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於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剌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犂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市系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犂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政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剌韩王。(作聂政剌韩王曲)
《北堂书钞》:广陵散:晋书,嵇康传云,“初,康尝游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后康将刑乐市,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太平御览》:聂政剌韩王都,聂政之所作也。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时不成,韩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拨剑剌韩王,不得志,政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国。道逢其妻,妻对之泣下。对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相思见。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我心悲而泣也。”政曰,“天下人齿,尽相似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撃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琴,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鼓之。内刀在琴中,政於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剌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可得死乎?”政杀国君,罪当及母,即自犂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市,系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之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犂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政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剌韩王。(作聂政剌韩王曲)
《琴史》:杜夔,字公良,河南人。邃於声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为魏太乐令,绍复先代古乐,皆自夔始。帝尝对宾客,欲使吹笙鼓琴,夔有难色。帝怒,以他事黜之。或云,夔妙於广陵散,嵇康就其子孟求得此声。(杜夔)
《琴史》:嵇康,字叔夜,谯国之人也。有冠偏之才,韬世之量。导生以存道,居正以待时,而卒不见容於衰世,古今所悼愍者也。博综技艺,特妙丝竹;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音声也。尝著琴赋,......於琴德备矣,尝为中散大夫。时晋将篡魏,叔夜不乐仕近,钟会以康负德望,劝司马诛之。康临刑,顾日景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於今绝矣”。时年四十。或云,康游於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久,忽有客诣之,自云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亦不言姓字,此说已怪,不足据也。知叔夜之意者,惟唐之李勉乎。(嵇康)
《琴史》:袁准,字孝尼。陈郡人。少好琴,未尝一日彻去。尝学广陵散於嵇叔夜,叔夜靳而不传,临终悔之。官至给事中。或传孝尼乃叔夜之甥,尝窃传其曲,谓之止息,然据叔夜琴赋已有广陵止息,岂自古已立此名,而叔夜孝尼复润色之耶?(袁准)
《琴史》:广陵之作,叔夜寓深意於其间,故其将死犹恨不传。后之人虽粗得其音,而不知其意,更历千载而后得韩皋,可以无憾矣。然叔夜知魏晋之祸,而不知身之祸,命矣夫!或云,叔夜传广陵於杜夔之子,盖与论乐耳,非授此曲也。(韩湟及其子皋)
《通志》:河间杂弄二十章:广陵散,嵇康死后,此曲遂绝。往往后人本旧名而别新声也。
《潜确居类书》:广陵散:(晋书)嵇康尝游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曰,“君试以琴见与。”乃弹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后康临弄东市,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请学广陵,吾靳固不与,广陵散於今绝矣。谢灵运诗,“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明月吹,亦琴曲名,凄恻哀声也。
《广陵散》小标题
《神奇秘谱》:慢角调,开指;
小序:止息;
大序:井里第一,申诚第二,顺物第三,因时第四,干时第五;
正声:取韩第一,呼幽第二,亡身第三,作气第四,含志第五,沉思第六,返魂第七,徇物(一名移灯就座)第八,冲冠第九,长虹第十,寒风第十一,发怒第十二,烈妇第十三,收义第十四,扬名第十五,含光第十六,沉名第十七,投剑第十八;
乱声:峻迹第一,守质第二,归政第三,誓毕第四,终思第五,同志第六,用事第七,辞乡第八,气冲第九,微行第十;
后序:会止息意第一,意绝第二,悲志第三,叹息第四,长吁第五,伤感第六,恨愤第七,计亡第八。 [3]
《西麓堂琴统》第一谱:
一,无开指;二,小序分三段,“止息”注于第一段之下,三,余同《神奇秘谱》。 [4]
《西麓堂琴统》第二谱:
一,无“开指”,但曲前另加“慢商品”一段;
二,“小序”作“小引”,也是三段,但无“止息”的小标题;
三,“大序”五段的小标题与神奇,风宣同;
四,“正声”第一段“取韩”作“取韩相”,第十三段“烈妇”用“别秭”,第十四段“收义”作“报义”第十五段“扬名”作“扬明”;
五,“乱声”作“契声”,但“乱声”十段的十个小标题均与神奇,风宣同;
六,“后序”第五段“长吁”作“长呼”,余与神奇,风宣同。 [9]
《琴苑心传全编》:与《神奇秘谱》同。
《琴学丛书》:与《风宣玄品》同。
上一篇: 音乐基础知识第1篇
下一篇: 音乐基础知识第2篇(幼师声乐教学)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