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 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探索
课 题 编 号: 2011—YB—350
课题负责人: 元 红 君
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如今幼儿园普遍采用综合主题教育活动,美术教育被整合于各个主题活动之中。而综合主题中的美术教育,形式局限、材料单一、内容老套,就美术教育自身的艺术规律性而言,其把握程度不够,缺乏一定的整合性,背离了美术教育的宗旨。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A、在综合主题背景下,技能与创意的平衡。一方面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传授与机械模仿,用“像与不像”衡量幼儿画,愉悦的创作过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劳动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过分放任自流,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教师不敢教或不重视传授必需的技能技巧。
B、形式局限,材料单一,内容老套。单一的课时制模式,会让幼儿和教师容易感到乏味、枯燥;材料是美术活动的灵魂,幼儿美术材料有上百种组合方式,但是目前“油画棒+记号笔”似乎成了最广泛的美术材料;儿童画题材非常广泛,但教学中内容老套单一,与主题生硬联系。
C、师资的缺乏。幼儿教师们肩挑重任,但真正受过正确的美术专业训练,懂得儿童画、善于指导、理解儿童的教师却为数不多,传统模式化教育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教育对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价值体现
幼儿阶段是美术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是右脑发散性思维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美术能促进幼儿左右脑协调发展,可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右脑活动能力在不同水平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利用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可以有效地刺激开发幼儿的右脑,使其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得到协调发展。美育有益于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其增强感受力、培养观察力、提高记忆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思维力,促进创造力。
综上所述,我园依据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以“创意想象,启迪心智”为切入点,对幼儿美术教育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借鉴和引入国内外美术教育的先进教育方法,打破美术教学中的模式化倾向,突破传统美术教学中材料、工具、内容上的局限,激发幼儿绘画潜能,促进幼儿心智成长,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创造、个性化的探索与尝试空间,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1、教育思维的突破。
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打破思维定势,尝试引导幼儿从新的角度去突破、去思考,让幼儿在游戏中施展艺术天分,在严密的思维中自由挥洒,创意想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观察生活,调动孩子的情绪。
2、创意元素的设想
突破传统美术教学中材料、工具、画种的局限,凡能直接或间接留下痕迹的安全无毒的材料都能用于儿童美术创意活动。
3、园本课程体系的形成
将美术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之中,结合地域资源、园本优势及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美术教育活动,不再将美术教育孤立于主题之外、幼儿的生活经验之外。
4、把环境变为一种活的课程
把环境还给孩子们,环境不再是一种背景,而是一种活的课程,是课程的延伸与发展。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创设更加儿童化、艺术化、创意丰富的环境。
5、美术师资的培训培养
形成一支具备一定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能懂得儿童画、理解幼儿的师资队伍。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本课题是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宗旨在于“创意想象,启迪心智”。儿童美术活动以游戏开始、靠兴趣引导,着力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重视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课题的研究,突破传统美术教育中材料、工具、内容上的局限,完善综合主题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激发幼儿绘画潜能,促进幼儿心智成长,抒发情感体验,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研究依据:
1、“绘画潜力”理论。
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的研究发现,儿童在10岁前,他的绘画能力是儿童的潜在能力,与智力、认知能力同步发展。人具备创造视觉语言符号表达心象的潜能,绘画并不是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
2、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
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人的“祖先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一接触就能熟练掌握就是这个道理。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增强,思维活跃,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对美的鉴赏力等智力因素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提高得很快,使其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得到协调发展。
3、“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进入对感觉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由此看来,儿童也是发现者,具有自发学习的能力。
4、“启发教育”理论。
杨景芝教授认为,启发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催化齐,在教孩子学画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注意、去思考,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界定了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幼儿美术教育重视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施展艺术天分,在严密的思维中自由挥洒创意想象。国内外的美术教育越来越呈现出一种重视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倾向,国内出现的米罗可儿、童心画语等一系列优秀的美术教育教材与教学方法,强调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理念,注重关注幼儿的真实情感,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创造、个性化的探索与尝试空间,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挖掘幼儿的绘画潜能,对幼儿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视。
本课题是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将以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为核心,在创造学和儿童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打破美术教育的模式化倾向,借鉴和引入国内外美术教育的先进教育方法,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的前提下,保持中国美术传统优势,探索儿童美术多元评价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的美术教育优化机制,充分发挥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创意想象,启迪心智。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本课题试图探索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美术教育教学,关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通过突破传统美术教学中材料、工具、内容上的局限,以及师生有效互动,激发幼儿绘画潜能,促进幼儿心智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践与反思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及审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教研水平及办园水平的提升。
1、通过研究,初步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创意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2、突破传统美术教学中材料、工具、画种的局限,优化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学形式。
3、把环境变为一种活的课程,初步形成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创意美术与综合主题相融合的环境创设方案。
4、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及专业水平,促进科研兴园。
研究内容
1、幼儿美术教育遵循的原则、方法、指导策略。
2、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
3、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创意美术材料、工具、画种研究。
4、创意美术活动在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5、借鉴传统美术形式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6、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综合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各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用于研究和比较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及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等。
(2)调查法用于通过访谈、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美术教育活动的状况、经验与问题以指导教学教研。
(3)行动研究法用于幼儿美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探寻、整理、提炼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指导策略。
(4)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收集、分析教师教学活动及指导策略与方法,评价分析幼儿的创意活动特质与效果。
(5)实验法主要用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各种材料、工具的尝试运用,形成适宜每个年龄段幼儿操作的资源库。
(6)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阶段总结及验证阶段。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方案论证申报(2011.9——2011.12)
1、分析目前我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探讨适合我园幼儿美术教育的设想思路。
2、查阅、搜集国内外优秀美术教育的文献资料和先进信息,组织相关理论培训,更新教师幼儿美术教育的观念。
3、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组研究成员,确定研究方向,讨论并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申报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11.12——2012.2)
1、邀请专家、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课题开题论证。
2、修改完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确立实施方案。
3、运用访谈、问卷调查、课题组研讨等方式,对我园创意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做好分析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决策建议。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2.3——2014. 2)
1、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学习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借鉴先进经验;学习幼儿美术教育理论,转变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教育修养及专业素质。邀请专家每学期至少一次入园进行专题培训;安排课题组教师每学期至少一次外出培训学习;骨干教师承担园内日常教学培训任务,并定期组织教研活动。
2、在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创意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方面:
a.分析各年龄段幼儿特点,选取与之相适应的美术活动工具、可操作材料、创作画种,初步确立创意美术教育各年龄段目标、内容,拟定课程设计方案。
b.以各年级组为单位研究设计方案,集体备课,研究教学方法、指导策略,形成教学方案,各班实施。
c.定期研讨,主课教师讲解本班教学活动实施情况,共同对幼儿作品进行分析,总结点评,提出意见。
d.在研讨点评基础上,对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对教学目标、内容、指导策略、点评评价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课程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e.经过两年反复实践,每套课程方案不断修改循环利用,形成各年龄段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初步形成创意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3、在突破传统美术教学中材料、工具、画种的局限方面,即承接传统,又要打破常规,“凡能直接或间接留下痕迹的、安全无毒的材料,都能用于儿童美术创意活动”,让老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寻求突破,开展征集活动,尝试并设计活动方案,并在反复试验实践中,形成适宜的、幼儿感兴趣的、有创意性的、操作方便的材料、工具、画种。
4、在把环境变为一种活的课程方面,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把环境还给孩子们,根据活动主题设计相应的环境创设方案,在色彩协调、合理布局方面总结规律,形成特色,并在反复实践中建立环境创设图片资源库。
5、借鉴传统美术形式并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形成特色活动方案。
6、课题组定期研讨,及时收集各类资料和信息,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调整并改进,再次实践,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与梳理验证阶段 (2014.2— 2014.8)
1、在形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聘请专家对课题初步成果进行指导,提出整改措施,修改完善,形成体系,进行推广验证研究。
2、整理各类研究资料,形成论文集、教学案例集、幼儿作品集等,并进行自我评估。
3、整理、统计、分析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邀请专家、教科研部门进行鉴定、结题。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1、《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研究报告,形式:结题报告。
2、《幼儿创意美术教学园本课程方案》,形式:课程体系。
3、《创意想象 启迪心智——幼儿美术教育论文集》,形式:论文集。
4、《童画世界——幼儿美术作品汇集》,形式:作品集、光碟。
5、《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案例集》,形式:案例集。
6、《幼儿创意美术教学优秀教案集》,形式:教案集。
7、《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研究教学活动展示,形式:声像资料。
8、《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材料,形式:交流材料。
9、《幼儿园环境创设图库》,形式:图片。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
1、由园长主抓该课题的研究和管理进程;
2、由教研组负责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与实施;
3、由幼儿园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成员分别负责阶段研究任务的落实,分别保证阶段研究内容的质量,并定期进行教研会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由全体教师组成课题研究网络,保障课题研究的实践性与真实性。
5、在园内开展丰富的创意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6、有计划安排教师进行园内和外出学习培训,有计划聘请专家来园指导或讲座,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上一篇: 普及学前教育视野下我国民办幼儿园生存状况及发展机制的研究(开题报告)
下一篇: 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研究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